一、个人简介 出生年月:1974年1月 籍 贯:甘肃会宁 学位职称:博士学位 助理研究员 学 历:研究生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专 业:自然地理学 研究方向:干旱区生态水文及碳循环 通讯地址:兰州市东岗西路320号 邮 箱:changzq@lzb.ac.cn 学习及工作经历: 1993年9月~1997年7月 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水土保持专业,获学士学位 1999年10月~2000年3月 芬兰林研所进行“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与实践”培训。 2001年9月~2004年7月 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攻读森林经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2004年9月~ 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攻读博士研究生。 2005年4月至今,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水土资源研究室,研究实习员; 1997年7月~2004年9月 甘肃省张掖祁连山水源林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二、科研项目 主持项目与课题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特殊人才培养项目—冰川学冻土学人才培养基金“祁连山高寒地区不同生态系统CO2变化规律及对气候变化的意义”(J0130084),10万元,2005年-2006年,项目主持人。 2.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极端干旱荒漠区典型植被碳氮循环过程及其动态模拟”(40801001),26万元,2009年1月—2011年12月,项目主持人。 3.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民勤-雅布赖风沙口综合治沙技术集成试验示范”(2007BAD46B01)第四子课题“民勤-雅布赖风沙口固、阻、输防沙治沙工程”,30万元,课题主持人,2008年2月-2010年12月; 4. 地方合作项目“雅布赖盐场盐土利用方式的生态潜力” (39O853E21),22万元,2008年10月—2010年12月,项目主持人。 5. 水利部“建立和完善与水有关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项目”子专题“黑河流域综合治理生态补偿机制研究”,16万元,项目主持人,2009年10-2011年12月。 参加课题情况 1.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民勤-雅布赖风沙口综合治沙技术集成试验示范”(2007BAD46B01),498万元,2007年10月—2010年10月,课题执行秘书。 2.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黑河流域主要水文过程与生态需水规律研究(G199904230601)”,(40万元),项目参加人,2000年-2005年; 3. 中国科学院“引进杰出人才”课题“内陆河流域水热动力模拟(2003401)”,(200万元),项目参加人,2002年-2005年; 4.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荒漠绿洲水文—生态过程耦合试验模拟研究(40725001)”(200万元),项目参加人,2002年-2005年;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内陆河尾闾绿洲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对现代积盐过程的影响及模拟(40501068)” (30万元) ,项目参加人,2006年1月-2008年12月; 6. 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GSPAC系统水、汽、热、溶质运移系数的模拟推定与适用性评估(2005CCA05200)” (50万元),项目参加人,负责土壤水分变化的研究。2005年10月-2007年9月;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荒漠绿洲水文-生态过程耦合试验研究(40671010)”(39万元),项目主要参加人,负责植物蒸散发测定与模拟。2007年1月-2009年12月;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干旱区荒漠绿洲胡杨林碳循环过程研究(40721067)” 项目主要参加人,2008年1月-2010年12月; 9.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应用基础研究项目“阿拉善左旗温都尔图西滩水资源评价和分析”。项目参加人,2007年1月-2009年12月。 三、研究成果(主要论文、论著、专利) 1. Zongqiang Chang, Qi Feng, Yonghong Su, et al.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al, root, and stand parameters on soil surface CO2 efflux in a Populus euphratica of desert forest in extreme arid region. Sciences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2009, 1(4): 348-355. Chang Zongqiang, Feng Qi, Si Jianhua, et al. Analysis of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nges in soil CO2 flux in alpine meadow of Qilian Mountain. Environmental Geology. 2009, 58: 483-490. 2. Chang Zongqiang, Feng Qi, Si Jianhua, et al. Analysis of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nges in Soil CO2 Efflux and Its Related Factors from Alpine Meadow in Qilian Mountains,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07, 28(10). 2389-2395. 3. 常宗强,冯起,司建华等. 阿拉善雅布赖风沙区不同水分条件下白刺叶片的生理及光合特征. 冰川冻土, 2010, 32(5): 1015-1021. 4. 常宗强,冯起,张秀凤等. CO2浓度升高对极端干旱区多枝柽柳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干旱区地理, 2010, 33(6). 5. 常宗强, 冯起, 司建华等. 祁连山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碳贮量和碳通量. 生态学杂志, 2008, 27(5): 681-688. 6. 常宗强,冯起,司建华等. 祁连山不同植被类型残体碳库贮量研究,山地学报.2007,25(6):714-720. 7. 常宗强,冯起,司建华等. 土壤水热条件对祁连山荒漠草原土壤CO2通量的影响,干旱区地理. 2007,30(6):812-819. 8. 常宗强,冯起,司建华等. 祁连山高山草甸土壤CO2通量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分析,环境科学. 2007,28(10):2389-2395. 9. 常宗强,冯起,苏永红,等. 额济纳绿洲胡杨的光合特征及其对光强和CO2浓度的适应,干旱区地理,2006,29(4): 496~502. 10. 常宗强,史作民,冯起,苏永红. 黑河流域山区牧坡草地土壤呼吸的时间变化及水热因子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学报. 2005,16(9):1603-1606. 11. 常宗强,冯起. 祁连山亚高山灌丛林土壤呼吸速率的时空变化. 冰川冻土. 2005, 27(5):666-672. 12. 常宗强,史作民, 冯起. 气温对祁连山不同植被状况土壤呼吸的影响. 中国农业气象, 2005:26(2),85~89. 13. 常宗强. 潘爱华. 刘贤德. 王金叶.祁连山区草地土壤氮空间分布格局. 甘肃林业科技,2004:29(2), 1~3. 14. 常宗强,王有科,席万鹏.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土壤水分的蒸发性能,甘肃科学学报,2003:15(3), 68~72. 15. 常宗强,车克钧,王艺林,等.祁连山坡地草场水土流失回归模型的建立. 甘肃林业科技,2002: 27(4), 1~4. 16. 常宗强,王金叶,常学向,等.祁连山水源涵养林枯枝落叶层水文生态功能.西北林学院学报,2001:16(S1), 66~69. 17. 常宗强,王金叶,常学向,等.祁连山林区土壤水分与降水的关系分析.西北林学院学报,2001:16(S1), 66~69. 18. 常宗强,徐柏林,王金叶,等.祁连山森林牧场生态系统特征与可持续管理.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1:16(S1), 66~69. 四、获奖情况 1.参加的“荒漠绿洲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获2009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三; 2.主持完成的“祁连山土壤呼吸沿环境梯度变化规律的研究”项目获2010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一。
|